信息公开
INFORMATION DISCLOSRUE
身边的力量|宿迁交通集团“金牌职工”张鹏宇:吐六字“真言”,耕一线“圃田”
发布日期:2025-04-29浏览次数:次
编者按: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今年2月,宿迁交通集团评选表彰了3名在2024年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金牌职工。在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,“宿迁交通集团”公众号特推出系列报道“身边的力量”,集中展示优秀职工的风采事迹,激励集团上下以获表彰的个人为榜样,学先进、赶先进、做先进,为书写宿迁交通集团精彩篇章贡献力量。

今年是张鹏宇加入通湖物流园的第六个年头。2020年,而立之年的他踏上了充满未知与可能的新征程。
虽然身份转变,但持续成长的步伐没变。短短几年间张鹏宇已经成长为通湖物流园经营发展部部长,在物流供应链管理创新上、园区高质量快速发展上取得了突出成绩。
谈及有何成长秘诀,张鹏宇说出了六字工作“真言”——“苦干、实干、善干”,只有一步一步、稳扎稳打,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断提升自己,才能更好地踏上未来的征程。
身份转变,从苦干里开始
2020年,虽然不是初入职场的“新兵”,但陌生的工作环境和不熟悉的业务工作,还是让张鹏宇感到彷徨。忙了几天感觉还是在原地打转,他深知必须做出改变。
破局之道,只在把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,锚定目标,扎根前行,才能在纷繁变化中破茧成蝶。
他明白,要成为一名称职的物流人,必须要从基层锻炼起,多在小事、琐事、难事上练,练就硬功夫、锻造真本领。

张鹏宇就主动请缨,申请到物流业务最艰苦的一线岗位,他被派驻到了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,实地学习工厂仓库管理、调配发货等操作流程。
在基层一线,场地货车和叉车的嘈杂声不断,扬扬洒洒的灰尘裹满全身,他都不以为然,遇到问题就虚心向领导、同事请教,不断增强的业务能力,让他很快就融入了一线。
回想那段日子,早出晚归是常态,经常忙到夜里凌晨一两点,回家休息四五个小时后,便又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。
但回报也很明显,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张鹏宇就从别人眼中的“门外汉”,成长为行业熟悉的“自己人”,在实践中练就了过硬的业务本领。
刀在石上磨、人在事上练。张鹏宇觉得,时光没有辜负他吃的每一次“苦”,总会让他在一段时间后,品出一丝甘甜,并甘之如饴。
坚定方向,以实干显本色
“学成归来”的张鹏宇遇到的首要难题就是物流园招商。招商不仅是园区各板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,也能够有效整合区域内的物流资源,提高物流效率、降低物流成本,对全市经济发展都大有裨益,但显然这也是一个烫手的“山芋”。
不过张鹏宇认为,人生总要接几次“烫手山芋”。困难不可怕,可怕的是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。
接下任务,张鹏宇带头成立招商小组,带领团队昼夜不停地研究制定物流园招商方案和优惠租赁政策。

当然纸上谈兵肯定不行,还得调研。
临沂市有着“中国物流之都”的称号,张鹏宇就带着招商小队先后实地考察了临沂兰华营房物流园、天源国际物流园和顺和国际智慧物流园,围绕运营管理、国际物流、智能仓储以及往返宿迁—临沂的专线物流等内容,与各园区的主管企业、物流企业、配套企业深入进行交流,宣讲通湖物流园的招商政策,同时了解他们的遇到难题和需求,为他们定制专属方案。
除了临沂,张鹏宇还多次对宿迁本地及徐州等地进行考察调研,千里奔波换回园区各类租赁合同87份,引进专线物流企业近50家。
如今,通湖物流园一、二期仓储、零担、商铺资源达到17万平方米,已经成为宿迁地区最大的物流资源集聚地。
他依然记得签订第一个合同的那天,晚霞特别绚烂。他有很深感触,很多事有难度,但如果不去尝试,就永远不会成功。
求新思变,在善干中淬炼
善干是一种能力,没有智慧的蛮干是没有价值的。
在一路的学习成长中,困难一直都有。网络货运平台作为数字物流的一项重要形式载体,当下正成为数字化物流的一个发展大趋势。
通湖物流园自有网络货运平台如何实现市场化推广运作,是摆在张鹏宇面前的又一难题。

就在张鹏宇陷入苦思时,领导一句“平台是服务谁的,就从哪里入手”,让他茅塞顿开。
张鹏宇快速成立网络货运推广小组,广泛收集市场用户反馈体验及问题,根据用户诉求,及时优化平台各板块功能。同时,重新梳理了平台操作流程,动态制定调整了网络货运推广措施。
善谋者行远,实干者乃成。短短半年,张鹏宇就引进网络货运平台客户11家、流转订单600余单,进一步推动了区域性网络货运生态圈的建设,提升了园区核心竞争力。
这件事给了张鹏宇很深的体悟,遇到困难要求新思变,才能让原本泥泞不堪的道路变成坦途。
在实际工作中,他也总是以客户实际需要为导向,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点,带领团队“量身定制”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,帮助客户解决物流发货困难等难题,赢得了一大批客户的服务好评。
张鹏宇认为“成功”,是一个磨砺的过程,要做好自己的工作,在苦干实干前,必有善干。